兵團人
一家三代人的青春故事
薛潮(左一)在掃雪(資料圖片)。薛潮 提供

薛元生一家合影(資料圖片)。薛潮 提供

薛元生在十三師紅星軍墾博物館門前留影(資料圖片)。 薛潮 提供

薛潮(中)為單位入黨積極分子講述團場發展史(攝于2021年7月1日)。謝增杰 攝
在十三師紅星二場,有老輩人忘我的奮斗,有接茬者的土地情節,有年輕人綻放的青春。
春雪初落,太陽慢慢升起。輕抖身上的雪花,踩著薄薄的雪,我們如約前去拜訪老兵薛元生,聽一聽他們一家三代人與青春有關的故事。
●謝增杰 初明遠
一
青春里藏著許多音符。96歲的老兵薛元生說,自己最重要的兩個音符是信仰和忠誠。
薛元生望向窗外,咧著嘴笑了?!叭缃襁@‘蘆葦湖’,可真好!”
兒媳婦高羚解釋道:“剛開荒那會兒,老兵就在蘆葦蕩里開荒,至今老兵習慣叫團場為‘蘆葦湖’?!?/p>
薛元生是十三師紅星二場的第一批建設者之一,他的大半生也是在這里度過的。
1952年初,上級黨委決定成立紅星二場,并由原五師派出一支勘測隊,重點對田地、公路、鹽堿地等進行定樁、測量、劃分,為后期建場工作打基礎??睖y隊需要“找個‘機靈點的帶路人’”。
勘測隊領導第一時間想到薛元生這個打仗不要命、干工作“認死理”的小戰士。
當時勘測隊一共5名隊員,薛元生趕著一頭騾子拉著隊員們。蘆葦高且密,每人發一個哨子,聽見哨音,大伙趕往固定的場所集合,然后出發至下一地點。
整整28天,薛元生陪著他們走遍了“蘆葦湖”的大小角落。
“看,這片蘆葦湖,以后必將是萬畝良田,高樓林立!”這是當時工作隊領導對他說的話。
一批批建設者來了。
上世紀60年代,團場決定發展畜牧業,從巴里坤買來小羊羔。時任副場長的王耀群找到了他:“小薛,3000只羊,一只都不能少,能不能完成任務?”
“報告首長,沒問題!”薛元生把胸脯拍得咚咚響。
第二天,他便帶上場里十多個同志趕往巴里坤。
山北多雨,返程中,原來空著的水渠積滿了水。羊羔膽小,不敢過。
“薛班長,咋辦?”眾人犯了愁。
水不深,剛齊腰。渠是梯形,下窄上寬,上面約3米。
“渠兩邊各站一人,中間站一人,我們把羊遞過去!”薛元生想了個招。
他一把抓住“咩咩”叫的頭羊扔進渠里,站在中間的同志接住,遞給在渠對岸的同志。頭羊為小羊羔們壯了膽。
就這樣,小羊一只接一只地過了渠。
那個年代,場里運輸主要靠馬。當年冬天,薛元生又被分配了一個任務:到二牧場趕馬,一共60匹。
套上馬鞍,馬兒撅起屁股使勁甩。薛元生被甩下來2次,手臂處早已出血,但他比胯下的馬兒犟,硬是抓著馬韁不松手。也多虧了當地少數民族牧工,他們用一匹頭馬帶著薛元生他們下了山,上了公路。
當年的馬倌王克榮老人告訴我:“真險!想想都后怕?!?/p>
“當時,沒多想,只想把任務完成?!毖υZ氣很平淡。
漸漸,團場有了糧,有了房,有了人,有了笑……
蘆葦湖的荒蕪,早已成為歷史的記憶?,F在的紅星二場,儼然一副現代化新城模樣。
這片生機勃勃的土地,更驗證了老兵當初的選擇?!翱?,如今這景色,多好?!?/p>
二
軍墾二代薛光輝說,自己的青春,圍繞著兩個字——“土地”。
薛元生育有4個子女,薛光輝是唯一的男丁。自然,父親對他也最為嚴格,“做一個正直的人,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?!?/p>
薛光輝說,自己從未想過要出去?!案改冈谀膬?,根就在哪兒?!?/p>
采訪中,薛光輝的一句話令我印象特別深刻:“我這輩子沒啥大財富,但絕對是一個正直的人?!?/p>
1978年,初中畢業的薛光輝被分配到團場農科站工作,趕上秋收,每天收玉米、掰葵花,可遭了罪?!霸诩乙哺苫?,但勞動強度遠沒有這么大?!?/p>
1981年,他被任命為四連二排六班的班長,是當時連隊最年輕的干部,“沒啥竅門,就是多干活,且能干出個樣子來?!?/p>
他說自己學會的第一件農事是“滾水壩”。
那會兒,耕地好多都是新開墾的,沒有大型農機作業,好多耕地不平整。
以四連為例,二三百畝的條田,東西長約150米,東高西低,這就導致灌溉時“水是直流著跑下去的?!?/p>
這可不行。當時,聰明的團場人發明了“滾水壩”,視地勢,每隔幾米或十幾米,用麥草疊放成月牙狀,把水擋住,等水平穩以后再放進下一個田壩。遠遠看去,整個條田像被分成一個個錯落有致的“開口笑”的圖案。
“波光粼粼,還挺好看?!毖廨x回憶道。
“好多農活看上去簡單,其實有好多竅門呢?!彼v了好多諺語,“不怕慢,就怕站?!薄叭颂澋匾粫r,地虧人一世?!?/p>
他還學過揚沙改土、增施有機肥、秸稈還田等。
他說最有趣的是打井,“磕頭機一磕一磕的,井里就出了水,莊稼就有了生氣?!?/p>
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以后,好政策的春風,吹到了紅星二場。
1984年,團場實行家庭農場承包。團場經濟快速發展,職工群眾的收入節節攀高。
據《紅星二場志》記載:1988年至2001年,為農業經濟大發展時期,紅星二場鞏固改革成果,不斷完善聯產承包責任制。1990年糧食總產5000噸,皮棉508噸,全場實現利潤148萬元。2001年,紅星二場總產皮棉3290.07噸。葡萄總產1772噸。
薛光輝家的日子也一天天好起來。1993年,考慮到孩子上學方便,他花1.5萬元在團場附近買了一套平房,雖然借了不少錢,“但只要咱好好干,幾年就能還清?!?/p>
1994年,他家在五連承包了20多畝棉花地,靠著小兩口的勤奮勁兒,當了好幾年的“萬元戶”。
三
36歲的軍墾三代薛潮如今正青春。
講起自己,講起團場,他說:“自豪!”
他去過不少地方。爺爺告訴他:“人這輩子,就得做有意義的事?!?于是8年前,他選擇回家,“做一粒種子,為家鄉做點兒啥?!?/p>
他從一名水電工做起,踏踏實實、認認真真。
前幾年,紅星二場居民靠4口小水井,通過加壓,將水供應到各家各戶??墒?,水壓很不穩定,要么水壓不夠居民吃不上水,要么水壓過高管網破裂。
剛做水電工那會兒,活多人少,薛潮經常早出晚歸。
他說,自己常常半夜接到居民電話,那時年輕,不知道乏,提著背包就出門,伴著日出回家?!疤枏臉欠磕穷^升起,映襯得整片大地紅紅的?!?/p>
旁人的一句“這是老薛家的娃!”常常讓他欣喜不已。
努力、上進的小伙子被黨組織看在眼里。
2016年7月1日,紅星二場機關樓四樓會議室,他不停地撫摸著胸前的黨徽,笑得燦爛。
“一家子4個黨員,我可不能落人后?!?/p>
入了黨,他更給自己定了條規矩:事不過夜。凡是他接到的求助電話,都會第一時間過去,想方設法解決。
每天早晨起床,穿上衣服后,第一件事,薛潮會端端正正地把黨徽佩戴好。
薛潮給人的第一印象是“大大咧咧”,不管是外貌還是性格。
接觸久了,大家對他的印象改為“細膩”,尤其對待工作。
“要干咱就干好!”他說。
2018年9月,大佳城鎮物業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第二分公司(以下簡稱“二分公司”)成立。
他被大伙兒全票推薦為二分公司黨支部書記。在大會上,薛潮告訴單位所有人:“小物業同樣能有大作為?!?/p>
物業公司是干嘛的?說白了,就是管管水、垃圾、綠化等和職工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“小事兒”,就是大家伙兒的“勤務員”。
件件事看上去都簡單,但想件件都做好,那可不簡單。
薛潮帶領大家盡心盡力做好每一件事。下水道堵塞、車輛亂停亂放、私自占用樓道……一個電話,他們立馬趕來處理。
很累,但心里暖暖的。每次上門處理完“水電的事”,他們常常汗流浹背,但叔叔阿姨的一句“小伙子,謝謝你們”,讓人心里暖洋洋的。
很累,但有成就感。出門經常碰到閑聊的大爺大媽,他們常常會伸出大拇指,夸一句:“小薛,你們干得不錯!”
薛潮向爺爺這樣描述自己的工作:“是全場職工群眾的‘勤務員’?!?/p>
薛元生直夸:“好,好!”
在這個小城鎮,有老輩人忘我的奮斗,有接茬者的土地情節,有年輕人綻放的青春……我們堅信,這座城鎮,將永葆青春。
責任編輯:張藝馨 劉芳